美食

拋下旅遊書吃香港-香港人的日常午餐

許多人來到香港就是吃腸粉燒臘,排隊名店體驗港式服務感到新奇有趣;其實,走到小巷內體驗一下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也是相當有趣的。








通常店內是不會有甚麼裝潢,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最好是你可以像變魔術般張開嘴一口吃完你的餐點然後結帳離開,店家最歡迎這種超高用餐效率的客人,這樣他們才會有高度的翻桌率迎接下一個客人。

很難在這些小店中看到非本地客人的觀光客,在Steven的陪同下,身為劉姥姥的我顯得格外的突兀,無論店員還是客人應該都心想"這個呆子有需要每一道菜都那麼興奮嗎?",我想,這個道理就像我們坐在路邊攤看到有一個人吃著切仔麵然後讚嘆不已而感到詭異吧(笑)

MENU都會有很多不同的配料任君選擇,當然,每增加一道菜都要再另外加錢的,如果你飢腸轆轆十天沒吃飯當然也是可以花個幾十塊把每個配料都加進碗裡(誤)。

其實相對於我們台灣的切仔麵來說,他們的車仔麵選項較為多元,無論是麵條、湯頭、配料都可以量身打造滿足各個客人的味蕾。

三餸一麵

廣東話的餸就是我們的"菜",其實也就是配料的意思,如果你熱愛青菜想要減肥養身當然也可以像我一樣只吃青菜,選擇清湯不加麵條,如果你和Steven一樣無辣不歡貪心的想要多種願望一次滿足的話就開點大吃吧!

如果只是小餓不想吃太多的時候可以選擇"菜底",店家會把麵條換成青菜,你在選擇自己想要吃的配料就好,微飽的份量很適合食量小的客人或是減肥中的人士(當然如果你正在減肥就不要吃午餐肉了它很肥)。

一般車仔麵店的豆漿都是這樣一瓶瓶的,如果說美味程度的話大可不必太過要求了,個人認為比起我們台灣傳統的菜市場豆漿來說,香港的豆漿普遍較為清淡豆味不明顯,如果想要體驗飲品個人不推薦在這種小店嘗試。

生菜底、豬紅、魚皮餃、滷水豬大腸搭配秘製辣汁湯底

如果你和Steven一樣無辣不歡當然可以嘗試各家店的辣味挑戰自我極限,來香港四年覺得香港人吃辣的程度真的很多元化,我們台灣很多的小吃都是讓客人自行加辣醬,香港則是無論路邊小吃或是餐廳都有各種辣度辣醬辣汁滿足嗜辣人士。

如果不想要吃麵也可以標註"菜底",店家就會幫你加入一大堆青菜配上三樣配菜變成健康的一頓"菜湯"。

這家車仔麵是位於荃灣小巷內的平民小吃,不是驚為天人的絕頂美味,但卻可以吃到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味和街訪鄰居的親切;或許很多台灣人來到香港見識過港式服務都會覺得香港人很兇很恐怖,但其實來到這種小店會意外發現香港店員會跟你聊天和笑的,或許你來過這種小店後會對傳統的港式服務有新的定義也說不定。

店家: 樓下車仔麵

地址: 荃灣德海街18號富利達中心地下F2號舖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